《海洋科学》
近日,由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、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、以及蘑菇云创客空间联合举办了科幻创客沙龙,分享了人类未来的海洋世界主题讨论。
嘉宾简介
赵辉
“AI+海洋科创中心(筹)”秘书长?
上海聚术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涉海高校校友会联盟执行秘书长
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校友会执行秘书长
船迹社创始人
随着国际摩擦、大国较量等国际事件频发,海洋的价值和地位被我们逐渐重视。陆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,海洋则扮演着人类文化交流和物资交换的重要角色,全球货物交易的90%都需要通过海洋运输。
一个国家的工业、科技、经济等发展到一定程度,需要为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、污染等问题买单。尤其是碳中和带来的全球温度上升,曾有《未来水世界》悲观的预测,地球温度每上升2摄氏度,目前聚居着2.8亿人的大片陆地会被淹没。如果上升4摄氏度,目前超过6亿人居住的陆地会被淹没。
赵辉表示,这个预测不大可能实现,因为人类不是一成不变的,在对海洋、宇宙等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,也会做好关于未来的想象和规划,这是一个可以被预防的情况。
可以合理预测,当海洋有了网络,现有的海洋将不仅仅只是运输功能,它的体系将会有颠覆性的变化,比如建立公海的中继站、海上科学城等等。??
未来的海洋到底是什么样呢?
未来的海上交通,随着无人机、无人车等陆续变成现实,无人船的出现也指日可待。由于无人乘坐,无人船可以建造的更加坚固,避免了灾害天气以及海盗侵袭的困扰。
当无人船加入海洋网络系统,海上所有的通讯、航行状态、视频等等信息,人类在大本营可以清晰知道这些情况,并且提前做出预判,做好航线,规避可能的风险。这毫无疑问是会实现的。
海洋能源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能源宝库,相比于陆地能源则更加清洁无污染,比如风能、温差能、波浪能、潮汐能等等。
海洋城市。原本很多人认为它是天方夜谭,但实际它也不是不可实现。海洋城市很好的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困境。随着人类的发展、资源的开发、居住环境的变化,人类走向海洋是必然趋势。那么,在人和海洋共处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,努力做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。
陆地上发射航天火箭会面临很多限制,未来这些功能是否会移植到海洋去?在海面建立航天城,就近使用海洋能源,为我们探索外太空提供一个更好的方案”。
以上就是关于未来立体的海洋世界。实际上,就是尝试把科技与海洋融合,交流探讨打造智能船舶新天地和海洋科创新生态,助力国家“海洋强国”战略。这就是“AI+海洋科创中心”成立的由来。身为“AI+海洋科创中心”秘书长的赵辉这样介绍道。
智能船舶添加视觉识别、雷达、辅助驾驶等的系统帮助传统船只改造,成为未来航运的一个雏形。目前国内外在做的比如海上农场集种植、生活、观光等于一体的海上项目,帮助人类实现海上城市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。
活动在主办方“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”和承办方“蘑菇云创客空间”和“浦东新区科幻协会”的精彩策划和认真准备下,通过众多拥有极客精神、赛博思维的创客和科幻迷的参与,启迪了思维、交流了智慧,达到了“科学科幻、创新创造”持续良好互动的效果。